无锡“柔性引才”为发展聚智

分享到:
时间:2013-07-27    

    ■鼓励海外留学人才和外籍工程师,特别是八十年代出国、面临退休的留学人员,以及面临退休或已退休的外籍专业技术人才,短期来锡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项目合作,每年在锡服务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

  ■列入计划的人才,除用人单位支付薪酬外,计缴所得税薪酬高于2万元的,财政将按每个工作日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单个人才(项目)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还可以技术成果作价入股,享受股权激励政策

   【无锡日报7月16日,记者高美梅】 但求所用,来去自由。昨从市委组织部获悉,经过近半年的酝酿、调研和完善,一项旨在打破国籍、身份、人事关系制约,鼓励海外人才来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人才新政——《关于柔性引进外国专家、海外智力为企业服务的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实施。《计划》规定:两类高层次海外人才短期来锡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项目合作,除可获得企业报酬外,最高还可获5万元补贴。

   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亟须构建一个更加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柔性引才看似松散,实则务实有效,将无锡多年来揽才、爱才的举措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如此诠释新政的意义。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无锡在创造“苏南模式”的同时,也创造了“星期日工程师”的人才引进模式,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此番升级版“星期天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的出台,无疑将推动高层次、宽领域的人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计划》,柔性引进外国专家、海外智力,是指打破国籍、地域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机制。鼓励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生活背景,愿意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海外留学人才和外籍工程师,特别是八十年代出国、面临退休的留学人员,以及面临退休或已退休的外籍专业技术人才,短期来锡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项目合作,每年在锡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30个工作日。

  柔性引才政策支持对象包括市属国有企业、本土民营企业,以及有特殊人才需求的“530”东方硅谷领军人才创办企业。对列入“星期天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除用人单位按协议或合同支付薪酬外,计缴所得税薪酬高于2万元的,财政将按每个工作日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单个人才(项目)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同时,还可享受股权激励政策,由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协商,以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在锡工作期间的发明创造,可依法申请专利并享受专利法规定的权利。

   据悉,我市将每年柔性引进和重点支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改造领域急需、企业创新紧缺、符合相关条件的海外留学人才和外籍工程师100人次。

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 暂无记录!
购物指南
购物流程
会员介绍
交易条款
常见问题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快递运输
特快专递(EMS)
物流运输
支付方式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邮局汇款
公司转账
售后服务
退换货政策
退换货流程
价格保护
退款说明
返修/退换货
退款申请
特色服务
延保服务
能效补贴